|
【健康科普】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早期胃癌筛查全攻略时间:2025-09-04 【健康科普】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早期胃癌筛查全攻略
胃癌,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正以每年约48万新发病例的速度在我国肆虐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前列。更令人揪心的是,我国超过8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早期胃癌经过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超90%。为何胃癌如此难以察觉?又该如何在早期将它“揪出”?这份筛查全攻略,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胃癌为何是“隐形杀手”? 早期症状太“狡猾”
胃癌早期之所以难以发现,源于其症状的隐匿性和非特异性。早期胃癌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微的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症状,这些表现与普通胃炎、胃溃疡极为相似,很容易被忽视。比如,很多人把偶尔的胃部胀痛当作吃撑或消化不良,自行服用胃药缓解,却错过了最佳诊断时机。 此外,胃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即使肿瘤已经形成,胃依然能维持基本的消化功能,这也使得早期症状更加不明显。等到出现呕血、黑便、消瘦、腹部肿块等典型症状时,癌细胞往往已经发生转移,治疗难度和预后效果都将受到极大影响。 哪些人是早期胃癌筛查的“重点对象”?
1 年龄因素 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病率显著上升,建议将40岁作为胃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2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如腌制、烟熏食品),爱吃烫食、霉变食物,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的人群。
3 胃部疾病史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等疾病,或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明确危险因素,感染人群患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人群的3 - 6倍 。
4 家族遗传 直系亲属中有胃癌患者,其家族成员患胃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 - 3倍。
5 其他因素 长期精神压力大、工作过度劳累、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等,也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科学筛查,让早期胃癌“无所遁形”
胃镜检查
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通过胃镜,医生能直接观察胃内黏膜的细微变化,还可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明确病理诊断。普通胃镜检查时患者可能会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如今无痛胃镜技术已十分成熟,通过静脉注射麻醉药物,让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全程无痛苦。 血清学筛查
包括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抗体等检测。胃蛋白酶原可反映胃黏膜的分泌功能和萎缩程度,胃泌素17能提示胃酸分泌情况,这些指标异常可作为胃癌筛查的初筛依据。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患者口服造影剂后,通过X线检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但该方法对早期微小病变的检出率不如胃镜,一般作为胃镜检查的补充手段。 新兴技术
液体活检(如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外泌体)、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未来有望为胃癌筛查提供更便捷、精准的方法。 不同人群的筛查策略 普通人群:40岁开始,每2 - 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若血清学筛查指标异常,缩短至每年一次。 高危人群:35岁起开始筛查,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先进行规范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 胃癌术后患者:术后前3年,每6 - 12个月复查一次胃镜;3年后,每年复查一次,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MRI)监测复发情况。
早期胃癌筛查,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它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家人的担当。别再因恐惧、侥幸或嫌麻烦而忽视筛查,从现在开始,主动了解自己的胃部健康状况,将胃癌扼杀在萌芽阶段。记住,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战胜胃癌的关键! 关爱天使-儿童肿瘤质子治疗救助报名流程如下: 1·咨询电话: 救助办公室:0533-4650000救助办公室主任:蒋主任13805334429 2·报名方式:本次报名方式仅限线上小程序,您可以关注“关爱天使质子治疗”小程序了解项目详情,进行项目报名或统一报名口(微信扫码): 3·救助流程: 3.1、专家组对患者进行线下会诊,符合减免救助标准的人员经专家组会诊同意后办理入院手续。 3.2、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按照相关规定提供合理、规范的诊疗服务。 3.3、减免费用为质子治疗费。 3.4、每月为符合救助标准的1-3名儿童肿瘤患者提供免费质子治疗(筛选条件以提交报名成功时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