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疗癌症、肿瘤等多种疾病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是由山东省卫生厅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三级肿瘤专科医院,以无创、微创高科技手段治疗全身肿瘤和影像检查诊断为特色。
疾病介绍 神经源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原发性后纵隔肿瘤,绝大多数发生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处,少数肿瘤可部分发生在椎间孔内,使肿瘤呈哑铃状生长。病理上良性占多数,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和节细胞神经瘤,恶性的有恶性神经鞘瘤(神经性肉瘤)、节神经母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较少见的有从副神经节发生的良、恶性嗜铬细胞瘤,能分泌肾上腺素,临床上呈波动较大的高血压。肿瘤好发于青、中年,儿童多见于节细胞神经瘤和节神经母细胞瘤。多发的神经纤维瘤,除纵隔外,可见于其他神经,同时伴有多发皮肤结节、紫斑及骨改变,称为神经纤维瘤病。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CL)在中国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7%。好发于上呼吸消化道,如鼻腔、鼻咽、口咽等部位,也可累及结外远处部位,如皮肤、胃肠道、肾上腺等。肿瘤经常侵犯鼻腔鼻窦、面部皮肤和眼眶等组织,然后形成广泛的中线病变破坏,该病曾称“中线致死性肉芽肿”。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塞和血性鼻漏,面颊或眼眶肿胀、喉咙痛和声音嘶哑,这些与耳鼻喉科疾病症状类似,易被误诊为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可伴有持续发烧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该病发病年龄在40~50岁之间,好发于男性群体,男女比例为(2~4):1。60岁以上患者不多见(18%~35%)。
儿童肿瘤需要的照射剂量相对较低,但照射的体积相对较大,很多患者被切除的肿瘤周围的大范围组织都需要接受放疗,尤其是髓母细胞瘤全颅全脊髓的放疗。但是常规放射线治疗在人体浅表处剂量高,具有穿透人体的特点,照射面积广,因此它对健康组织的辐射也是一个致癌原。而且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快,预期寿命长,儿童肿瘤患者比成人对辐射诱发肿瘤更易感,极易发生放疗损伤及第二原发癌。
疾病介绍 前列腺肉瘤(sarcomaofprostate)临床少见,包括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梭形细胞肉瘤、脂肪肉瘤、神经源性肉瘤、淋巴肉瘤、黏液肉瘤、血管肉瘤、软骨肉瘤等,其中以横纹肌肉瘤多见。
当前儿童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内儿童肿瘤患者的绝对数量也明显增加。儿童肿瘤属于交叉学科,所以对治疗与医疗技术的要求更高。
疾病介绍 脊索瘤起源于原始脊索的残余,其特征是生长缓慢和局部侵袭性,在成人中比儿童更为常见,大多数诊断发生在40至60岁之间。脊索瘤常发生在颅底区(35%)、骶尾骨区(50%)和椎体区(15%)[the skull base region (35%), the sacrococcygeal region (50%), and the vertebrae region (15%) ]。
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间质肿瘤(WHO III 级),在中枢神经系统更为少见。当发生在颅内时多见于幕上、矢状窦旁,因此易出现局部复发和颅外转移。颅外转移常见于骨骼、肝和肺。
髓母细胞瘤是颅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主要发生在14岁以下的儿童,少数见于20岁以上者。由于其生长极其迅速、手术不易全部切除、肿瘤细胞有沿脑脊液产生播散性种植的倾向等因素,被称为儿童健康的“超级杀手”。孩子的父母,千万不要忽略孩子头疼、头晕等症状,发现问题要及时就医。
疾病介绍 脑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口。如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胶质瘤也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些已知的遗传疾病,例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
来自内蒙古张大娘23年九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但只是隐隐做痛,其他并没有什么症状。起初并未在意,但从某天开始吃不下饭,没有食欲,然而张大娘15年前曾患有“甲状腺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治疗虽已根治,但痛苦的癌症经历,让张大娘格外爱惜着自己生命。
该如何辨别肿瘤的良恶性?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明明都是肿瘤为什么有的报告上是良性有的却是恶性看到总会咯噔一下是不是恶性就没救了?究竟怎么区分肿瘤的良与恶?什么是肿瘤?肿瘤是肿块吗?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广义上的肿瘤包括实体瘤和血液病,但通常所说的肿瘤指的是实体瘤。即便是实体瘤,也不是所有的肿瘤都表现为肿块,有些肿瘤可能呈现浸润性生长,特别是空腔脏器的肿瘤更容易表现为溃疡的形态。性和恶性肿瘤有哪些差异性特征
脊索瘤是脊索的残余,起源于骨骼,可发生在沿颅脊轴的任何地方。约32%的脊索瘤发生在颅内,32.8%发生在脊柱,29.2%发生在骶骨。因为罕见的患病率和涉及颅脊轴内任何区域的趋势,脊索瘤是一种诊断挑战。随着它们的发展,它们会造成局部破坏,从而导致神经功能缺损。
好发部位 腺样囊性癌曾用名圆柱瘤或圆柱瘤型腺癌,好发于涎腺,占涎腺肿瘤的5%~10%,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占24%,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大涎腺虽然较少,但为颌下腺和舌下腺好发的肿瘤。在腮腺肿瘤中仅占2%~3%。男女发病率无大差异,或女性稍多。最多见的年龄是40~60岁。
星形细胞瘤是一种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是儿童非常常见的神经胶质瘤类型。它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的任何地方形成。儿童恶性肿瘤患者,这是个游离于大众视野外的群体,在一般人印象中,第一反应就是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得癌症,特别是实体恶性肿瘤患者,更是没有儿童白血病患者曝光率高,但是事实是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一直在上升。
疾病介绍 脑转移瘤系脑肿瘤的一种, 均为继发性恶性肿瘤。主要来自肺部、乳腺的癌瘤;此外,消化道、肝、胰、子宫、卵巢、甲状腺、肾上腺、前列腺、肾、骨骼等恶性肿瘤及肉瘤等均可转移至脑。多发生在大脑半球的顶枕叶区。肿瘤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发展快、病程短。临床表现主要为脑组织的定位症状及邻近组织受侵及与压迫症状;同时有原发灶及全身恶病质表现。
来自深圳东莞市的周大爷,因“右眼球后疼痛20天”,于是到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完善颅脑MR示,右侧海绵窦外侧见一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律边缘隐约可见“脑膜尾征”。2014-04-15行“脑膜瘤切除术”,术程顺利,但术后出现右侧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及重影,于是补充伽玛刀治疗。 但三月后出现右眼失明,随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夜间尤甚。周大爷的儿子随后带着患者再次就诊于中山医院,检查结果考虑系脑膜瘤复发。但考虑到周大爷有心脏支架且有基础病,手术风险过高。于是医生建议周大爷这种情况,采取质子治疗。
尼克曾是体育场上的一颗新星,正值为国家争光的大好年纪。却因一场疾病,葬送了他短暂的体育生涯。2004年尼克无明显原因出现走路跛行,这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十分需要谨慎。于是就诊于当地医院行MR示:t7-l1肿瘤性病变。遂进行手术。病理结果示:“髓内毛细胞型细胞瘤”,但不幸的是,术后尼克出现双下肢瘫痪,虽然尼克再无法实现自己远大的体育梦想了,但尼克仍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8岁的阳阳来自福建的一个小村庄里 ,2022年5月中旬频繁出现头痛的症状,起初家里人并未在意,但随着阳阳头痛的频率越来越勤,于是阳阳父母带着阳阳来到当地医院就诊。
一、病例摘要  患儿男性,3岁,因“髓母细胞瘤”于2022-07-18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022-07-21行“脑干肿瘤切除+小脑肿瘤切除术”。为行术后放射治疗2022-08-10来我院就诊。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经济开发区健康大道1号
服务热线:0533-4916222